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潭头村孙观发:幸福日子就是对嘱托最好的回应

图为孙观发。

初春时节,走进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潭头村,白墙黛瓦,亭台水榭,干净整洁的村道,蜿蜒穿过一片错落有致的白色小楼,小楼墙上绘着喜庆的农民画,充满了热情和活力。村口红色雕塑上“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迎曦呈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原中央苏区考察调研,对老区群众始终记挂在心:“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

行走在这片红土地,在苍翠绵延的山岭间,在锦绣如画的大地上,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红旗造型雕塑旁,在幸福洋溢的张张笑脸中,都可以领略到新时代的原中央苏区新面貌。

图为潭头村。

“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74岁的孙观发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里坐坐。望着墙上那张富有特殊意义的相片,孙观发满脸幸福:“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家做客,与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让我特别感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温暖了我们的心,激励着老区人民感恩奋进。这些年,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去年,我家收入超23万元。孙子孙女的学习成绩都很好,拿回来的奖状,墙上都快贴不下了。”

时下,潭头村农耕文化园里大片的油菜花已经悄然盛开,五颜六色的油菜花成为一道亮丽的田间美景。连片油菜花盛开,吐露出春的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游玩,乡村旅游已将潭头村推向了名副其实的旅游热门地、网红打卡地。

四年多来,潭头村旧貌换新颜。村里成立了旅游公司,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孙观发也因此吃上了“旅游饭”。“我们潭头村建设的像花园一样,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前来”孙观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现在过上了好日子!”

“我们村是有名的“红军村”,全村共有32名烈士。总书记嘱咐我们要把乡村振兴起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梓山镇潭头村牢记嘱托,立马行动起来,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办特色农家乐、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红色研学旅游等项目,通过村民入股的方式,让村里的400多户村民当上了股东,村里人气越来越旺,游客络绎不绝。

“村民们既股东又当老板,从开办到现在,总收入达到700多万。我们分了红,大家都是乐呵呵的。”孙观发满怀感激地说。“我们家在2018年年收入在7万3千多元,2019年就翻了一番,达了19万多,现在,我家的收入已经达到23万多了。”如今,整个潭头村一派生机景象,也建好了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很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孙观发笑着说,“我要感谢党中央、感谢总书记,我们生活就是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好!”

生活好起来的,远不止孙观发一个。2012年,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赣南原中央苏区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获益最多的时期。在赣州,114.3万农村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奔上了小康路。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潭头村的雕塑上,一行话语道出赣鄱大地群众的心声。2020年9月,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在潭头村举行,将于都富硒农产品进行了集中展示;2021年5月,总书记视察两周年之际,中国于都硒博物馆拔地而起;青山埋烈骨,绿水记忠魂,中国首部大型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即将震撼首演,演出共分六大篇章,用艺术的张力为“长征精神”写下新的时代注解……一项项进展就像书写在答题纸上的一组组答案,成为潭头村以及整个于都县对总书记嘱托的最好回应。

江西广播电视台今视频记者 钟文 胡筱娟 熊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