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任晓)近年来,张家口市崇礼区抢抓冬奥会机遇,将七大雪场及时纳入管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冰雪经济特色的党建示范带,推动冰雪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健全组织体系汇聚发展合力。崇礼区成立旅游行业大党委,以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冰雪经济党建示范带为目标,整合红色资源,为后奥运经济发展注入红色力量。突出党建带动。区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坚持“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启动党建项目和党建品牌建设,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项目上,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七大滑雪场在推进书记领航、党员筑魂、党组织阵地提升、基层党组织基本制度落实等“四大工程”的同时,严格执行党委工作责任制、党委会议事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将党建工作要求纳入公司章程,完成率100%。强化基层基础。着力打造崇礼区冰雪经济特色党建示范带,下发《关于开展崇礼区冰雪经济特色党建示范带创建活动的通知》,打造高标准的智慧型党员活动阵地,定期举办党建“红色沙龙”“专家讲座”“党员大讲坛”等培训活动300余次,常态化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60场。立足行业特点,开展“为职工解难题”“党员示范区”等活动1000余次,深化和丰富党建工作内涵与实效。增加服务温度。开展“组工干部进企业”活动,部机关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包联非公企业,多次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帮助解决信贷融资、跑办手续、引才招人等方面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中贡献组工力量。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组织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人员对企业进行指导,同步设立“党员先锋岗”,成立“党员先锋队”,将服务保障窗口前移,以“程序简、审批快、时间短、服务优”为目标,优化助企服务。
注入红色动能赋能产业发展。建立非公经济组织与村“一对一”结对共建机制,大力推进“千企帮千村党建促振兴”活动,通过“支部+”运行模式,把村和企业有效连接,实现了上联村党支部、下联党员农户的工作格局,走出了符合村企发展实际的产业振兴路子。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建立会商制度,新谋划转枝莲休闲康养小镇、马丈子休闲康养小镇、冬奥主题公园三大项目,致力将奥运核心区周边建设成为集室内冰雪运动、体育体能训练、休闲娱乐购物、农事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体育旅游综合体。立足白旗乡域资源禀赋和地貌特点,规划打造“一心两翼”发展格局,以核心区为引爆,倾力打造“冰雪产业+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的发展典范。推进农旅融合。崇礼区四台嘴乡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所在地,依托境内丰厚的冬奥遗产、丰富的滑雪资源和优质的生态环境,紧扣错位补充冬奥核心区功能和业态经济定位,谋划实施黄土窑乡村驿站项目,打造山林沃野风景带和乡村驿站休闲区、都市农业体验区、越野骑行线路区三大功能板块,在打造后奥运经济发展新样板中不断打出“组合拳”,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坚持服务为民。探索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以都市消费需求为导向,创新托管租赁模式,大力推进深山沟村庄搬迁,编制完成《崇礼区深山区搬迁项目规划》,深山沟村庄将分年度分批次全部搬出,并配套住房建设用地、创业就业等多项扶持政策,同步提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水平,深度开发文化创意、民宿康养、休闲农业等功能,包装一批特色农业旅游产品,逐步打造5个生态农业示范区、6条休闲农业观光带,形成京津冀地区旅居休闲的“后花园”。
多举措盘活用好人才资源。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崇礼区充分开发利用后奥运人才资源,将优秀人才集聚到主导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逐步形成“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的良好局面。精准引才。围绕冬奥人才需求,崇礼区持续实施高端人才智力汇聚和急需紧缺人才精准引进计划,汇聚起高端产业人才智力,建立了引才工作机制,特聘雪场管理、冰雪运动等领域22位高端专家。以平台为载体,该区加快推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运营,引进21名专家团队。靶向练才。将冬奥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和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平台,抽调优秀干部人才300多人次参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成功签约石家庄瀚林集团等一大批研学项目,顺利举办首届冬奥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研学教育与后奥运经济发展实现融合共进。与中国中旅签订战略协议,进一步推动区旅游产业化发展,形成全域全季全时旅游新格局。高效用才。提拔使用在招商引资、项目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人才120余名。激励各行各业人才参与大型赛事服务保障110场次5000余人次,全方位提升服务后冬奥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水平。与天津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合作办学,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累计培养输送赛道组织、雪具保养、索道维保等冰雪技能人才、冰雪运动人才1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