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带头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一年工作364天,他春风化雨,力挽狂澜,扭转了信访被动局面;7个千亩示范基地,他带领百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发展基础……他就是卢龙县木井镇党委书记任海滨。
●谋事在先,走在群众的前面
木井镇地处卢龙南部,地势平坦。但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沿用传统耕作方式,以种植大田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下。“全镇6万多亩耕地,一马平川,发展现代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咱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2015年上任之初,任海滨就把全镇农业发展方向锁定在了现代农业方面。
发展方向定了,但因为市场、技术、风险等不确定因素,百姓都持观望态度。为打消群众顾虑,任海滨逐村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并以集资入股的形式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建设起200亩无公害蔬菜大棚,用实际行动和现实收益激发起群众发展设施蔬菜的热情。
目前,全镇相继建成了黄桃、绿化苗木、落船山精品葡萄、七彩水稻、辣椒、田园经济示范、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等7个千亩基地,已成为全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
●知冷知热,细微务实赢民心
全镇大大小小30多家鸡粪晾晒场一直是木井镇的生态“疮疤”,尤其到了夏天,刺鼻的气味一直困扰着附近村民。“不能让乡亲们再闻臭味儿!”2017年,任海滨动员全镇党员干部,联合环保、国土、执法等相关部门,打响了鸡粪晾晒场拆除攻坚战。
攻坚过程中,有一家晾晒场罗列各种理由,拒不拆除。任海滨当仁不让,带头去做经营者的思想工作。从生态环境到群众健康,从环保政策到乡土人情……任海滨不厌其烦地和经营者沟通,经营者最终被感动了,主动自拆了晾晒场。
听得见群众的呼声,看得见群众的疾苦。工作中,任海滨始终把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工作装在心里,一方面,紧紧抓住镇内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的优势,探索推行“三保险”扶贫模式,让贫困户融入其中;另一方面,依托养殖合作社的优势,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带动159户村民脱贫。目前,全镇贫困户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预计年底可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春风化雨,用心化访促和谐
从前,木井镇是全县信访工作的重点乡镇,排名年年倒数第一。面对繁重的信访任务,任海滨没有回避,他换位思考、用情工作,帮助信访人解决合理诉求,化解了矛盾、赢得了民心。
工作中,任海滨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全力解决。他创新实行“三变”工作法,整合镇内优势资源,打造“军人之旅”创业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交流感情的平台,成功息诉转化10名情绪激动、意欲越级访的军队退役人员,扶助16名退役军人实现了就业、创业。积极与移民杨翠珍交朋友,引导帮助她发展中草药种植,把一名20多年的信访老户转化成为致富带头人。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几年来,任海滨深入践行“五到四从四多”工作法,用不懈的坚守、全情的付出,换来了木井镇经济社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换来了村容村貌和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换来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拥护。2017年,木井镇被评为河北省基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任海滨也被评为秦皇岛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记者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