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河北省2025年度健康体重管理大赛的通知
冀卫办医急函〔2025〕58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雄安新区卫生健康委(局),委属委管医疗卫生机构,省数理医学学会: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深入开展体重管理行动,积极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有效降低超重与肥胖危害,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我委组织制定了《河北省2025年度健康体重管理大赛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
2025年8月28日
河北省2025年度健康体重管理大赛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河北行动(2020—2030年)》《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深入开展体重管理行动,倡导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有效降低超重与肥胖危害,我委拟举办2025年度全省健康体重管理大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举办2025年度健康体重管理大赛,引导全社会了解超重与肥胖的危害,普及科学减重知识,倡导科学管理体重,提升个人健康水平,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积极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
二、活动时间
2025年9月1日—2026年1月10日。
三、活动范围
在全省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下同)开展健康体重管理大赛。
四、参赛要求
(一)参赛人员。各设区市原则上招募不少于500名符合参赛条件的常住居民参赛。建议各县(市、区,下同)不少于50名;定州、辛集市原则上招募不少于100名,雄安新区原则上招募不少于150名。
(二)参赛条件
1.年龄18—60周岁;
2.超重、肥胖人群(24kg/m²≤BMI<37.5kg/m²),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
3.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且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赛前、赛后现场体测;
4.身体状况适合参与,无以下禁忌症者: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者,高血压危象、急进型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手术恢复期者,其他不适合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减重者。
五、活动安排
(一)启动阶段(9月1日—9月14日)。各地各单位广泛动员发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宣传体重大赛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积极招募符合参赛条件人员通过“河北省体重管理年活动”微信小程序(以下简称小程序,二维码见附件1)报名,填写本人真实信息和参赛地区。
(二)赛前体测阶段(9月15日—9月21日)。报名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按时到辖区内指定体测点(体测点另行通知)现场签署《健康体重管理大赛知情同意承诺书》(附件2),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测量,经体测合格后正式参加比赛。体测点明确专门人员准确填报纸质和电子版《赛前体测表》(附件4),由县疾控中心统一收集汇总后逐级报送至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登录账号及流程另行通知)通过小程序上传赛前体测数据。
(三)比赛阶段(9月22日—12月21日)。比赛期间,河北省疾控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组织专家团队通过小程序,全程提供减重食养方案、运动指导原则等健康生活科普,指导参赛人员线上学习健康科普知识。参赛人员通过线上学习健康管理技能,线下参加多种体育锻炼,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达到减重效果。
(四)赛后体测阶段(12月22日—12月28日)。参赛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按时到辖区内指定体测点进行身高、体重、腰围等赛后体测,由体测点明确专门人员准确填报纸质和电子版《赛后体测表》(附件4),由县疾控中心统一收集汇总后逐级报送至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通过小程序上传赛后体测数据。
(五)总结阶段(12月29日—次年1月10日)。根据参赛人员比赛结果,核实评估数据,评选出个人、团体等奖项。
六、比赛规则
(一)通过赛前与赛后两次体测结果,按照体重变化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体重变化率相同者,则根据BMI变化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名。计算公式如下:
体重变化率=(赛前体重-赛后体重)/赛前体重*100%;
BMI变化率=(赛前BMI-赛后BMI)/赛前BMI*100%。
(二)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赛前或赛后体测和在体测过程中数据造假的参赛人员,视为自动放弃比赛,不参加评比。
(三)减重减脂应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进行。严禁参赛人员比赛期间服用降低体脂体重的药物(高血脂者服用降脂药物除外),一经发现视为自动放弃比赛,不参加评比。
七、奖项设置
(一)个人奖项
1.减重之星奖。全省共设365名(其中各设区市各设30名,雄安新区设15名,定州、辛集市各设10名),奖励在大赛中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减重效果明显的参赛者,以体重变化率从高到低排序。
2.健康领航奖。全省共设30名(其中市级5名、县级25名),奖励在大赛中全程组织引领参赛人员,积极探索健康实践并带领团队取得显著成效的疾控中心活动负责人。
(二)团体奖项
1.优秀组织奖。全省共设20个(其中市级5个、县级15个),奖励在大赛中宣传发动好、参赛人数多、减重成效显著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2.优秀参与奖。全省共设30个,奖励在大赛中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普宣教,积极组织参与技术指导工作的医疗卫生单位(含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单位)。
八、组织管理
(一)本次大赛委托河北省疾控中心具体组织实施;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负责提供健康饮食、科学运动等健康减重指导;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负责提供小程序活动报名、科普宣传和数据分析等活动支撑,并于9月8日前为相关人员开通小程序管理账号。
(二)各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医疗资源分布实际和报名参赛人员情况,在辖区内确定10家及以上(定州、辛集市和雄安新区确定3家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具体科室/诊室)作为线下体测点,配备体脂秤和腰围尺等基本设备进行线下体测。于9月5日前将本辖区《健康体重管理大赛参赛地区信息表》(附件3)以电子版和加盖公章扫描版两种形式报送至省疾控中心,由省疾控中心、省数理医学学会及时将线下体测点相关信息维护至小程序。
(三)各市疾控中心需指定一名活动负责人,负责辖区参赛人员日常管理工作,组织辖区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医务人员、运动指导员等积极开展减重知识宣传与技能培训,指导参赛人员科学管理体重,收集汇总电子版和加盖公章扫描版两种形式《赛前/赛后体测表》(附件4),分别于9月24日和12月31日前通过小程序后台上传赛前和赛后数据。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康体重管理大赛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河北行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重要体现,是推动落实“体重管理年”活动、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举措。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各方资源,指定专人负责,精心谋划推动,确保健康体重管理大赛顺利实施。
(二)广泛动员参与。各地各单位要加强部门(行业、系统)的沟通协调,明确工作路径和职责分工,加强日常服务管理,细化活动保障措施,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努力扩大健康体重管理大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强化技术指导。各地各单位要依托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技术指导机制,明确专人对接,为参赛队伍提供合理膳食、运动指导、科学减重等方面的专业支持。对于BMI指数过高需特殊干预的,要引导至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评估和科学干预治疗,确保体重管理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四)营造良好氛围。各地各单位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形式,对健康体重管理大赛及活动成效进行宣传报道,增强全社会对健康体重管理的普遍认知,积极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体重管理良好社会氛围。
十、其他事项
(一)本次大赛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相关要求,加强参赛人员个人隐私保护,严禁违规收集或处理参赛人员个人信息,确保数据安全。
(二)本次大赛为面向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全程免费。严禁各地各单位以大赛组委会名义收取参赛人员各类费用,如有违规者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