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乔娅 通讯员 刘力萍 李国松)记者从河北省林草局获悉,近日,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圆满完成,经野外调查与数据整理,共汇总基础数据46万余条,最终调查出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总计187科968属2678种,确定《河北植物志》和《河北树木志》未予记载的可作为补遗的野生植物种39科87属113种,其中新记录物种27科37属39种,包括宽叶羌活、鸡娃草等。
此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所获取的46万条基础数据,涵盖经纬度、海拔、坡向、坡度、生境等多维度地理分布以及使用价值数据。这些宝贵的数据将为国土绿化、草原管理、野生物种保护、良种选育、良种基地建设、林草产业发展、森林资源价值提升等各项林草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为培育河北省林草种业新质生产力奠定良好基础。
宽叶羌活局部图片(来源:普查平台)
据了解,河北省林草局结合本次普查数据与河北省实际情况,编制完成《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2025 - 2035年)》。该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制定了清晰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计划收集种质资源达到30000份;建设原地保存库20处,其中新建14处、续建6处;建设异地保存专项库9处,其中新建3处、续建6处;建设异地保存综合库6处,其中新建2处、续建4处。通过制定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框架,细化调查与收集、保存与保护、评价与利用等工程的具体内容,并明确保障措施,为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发展擘画未来。
河北省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自2022年4月起正式启动,组织一支超1500人的专业工作队伍,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普查范围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区)。普查过程中,全省共设定26412个栽培利用种质资源调查点,规划2097条样线,设立4971个样方套,样线总里程达465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