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天下


一过节就爆火,这座河北小城到底有什么魔力?

如今的正定真可谓火得“一塌糊涂”,用网友的话说:“一到节假日,导航上经常堵成紫红色。”2024年2月,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正定古城成为大家最愿意去的热门景点之一。截至2024年10月底,正定今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326.43%,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53.2%。

今为县城,历史上却是州郡治所、北方雄镇;今为小城,在文旅发展上却呈现大气象,掌握了“流量密码”,经常“火爆出圈”。将正定称为“宝藏小城”绝对名副其实,我们的“宝藏小城”系列专题带您继续探访。

01 进“官帽城”,绕“三重门”

正定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52年,前燕大将慕容恪在此征战,建了一座军事堡垒,起名“安乐垒”,这是正定城的前身。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灭掉后燕,从当时的常山郡治所、今天的石家庄东垣古城登城北望,因喜欢河对岸那座堡垒名字吉祥,于是把常山郡治所北移到安乐垒。后来,又把真定县的治所也从东垣移到这儿,从此,这里逐渐取代东垣,成为河北中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经过北周、唐、宋、金、元、明历代扩建重修,终于形成了现在周长24华里的规模格局。

图片

△正定古城。魏宏斌/摄

正定城在古代为府级规制,当你到这里旅游,你会发现,与常见的县级古城不同,这里的“老城圈”很大,公共汽车跑五六站地才能跑出去。有意思的是,正定古城并不是正方形,而是“官帽形”,其西南角是一段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斜墙,为的是给时不时“发作”的滹沱河水让路,减轻城墙受水压力。其东南角向内凹进一块,有观点认为,这是为了应“天满西北、地缺东南”的风水学吉语。

最为壮观的是城门设计,每座城门都设里城、瓮城、月城三道城垣,瓮城在里城外,呈半圆形,与里城同高;月城在瓮城外,呈弯月形,是里城高度的一半。里城和月城的城门开在东西南北正方向,而瓮城的城门则开在侧边,这样,进出城要绕弯过三道门,构筑了曲折回旋的防御体系。据了解,这种格局在国内并不多见。

图片

△雪落南城门。魏宏斌/摄

过去的正定城,四座城门上有高大的门楼,城墙四角又有角楼(也称谯楼),用于瞭望,可谓壁垒森严、气势磅礴。人们常说过去正定城“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其中的“九楼”就是指四座城门楼、四座角楼再加一座城内的阳和楼。

清初以及前,正定古城基本上一直是府、路、州、郡治所,河北中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直隶巡抚从正定(时称真定)徙至保定,从此,正定的政治地位逐步让位于保定,并最终从正定府成为正定县。但在一千多年历史中形成并积累的这批宝贵的文化遗存,大部分留存至今,虽然被岁月的风霜和历代的天灾人祸所磨蚀,终究又在文旅大发展的今天重新被擦亮,并大放异彩。

图片

‍△正定夜景。

整修后的南城门,再现了里城、瓮城、月城“三重门”的宏大格局,城墙外的护城河碧水一带,绕城而过;登上城门楼向北眺望,城内古建筑高低错落,四座耸立的宝塔点亮了老城的天际线,古代诗人描写正定的“城环新水绿,塔挂夕阳红”之景象,在今人的努力下得以再现。


02 八楼匝地拱阳和

1933年的4月17日,年轻的古建筑学者梁思成从正定南门向北步行,一路上坡,走了几百米后,他停下脚步,被眼前一座横跨在街上的高大建筑物拦住去路。这座建筑物有“很高的砖台,上有七楹殿,额曰阳和楼,下有两门洞,将街分左右,由台下穿过。全部的结构就像一座缩小的天安门。”当天下午和在正定停留的最后一天,梁思成专门对其进行测量、绘图。阳和楼精巧的梁架结构和宏伟的外观令他赞叹不已,在其《正定调查纪略》中他评价:“七间大殿立在大砖台上,予人的印象,与天安门端门极相类似。在大街上横跨着拦住去路,庄严尤过于罗马君士坦丁堡的凯旋门。”

图片

‍△阳和楼夜景。徐伟伟/摄

阳和楼被古人称为“镇府巨观”,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其中尤以明代陈尧典的两句诗传颂最广:“四塔倚天扶画阁,八楼匝地拱阳和。”在诗人眼里,四座城门楼、四座城角楼,都远不及阳和楼巍峨高大,都只能“匝地拱阳和”。

后来,阳和楼被拆毁。近年来,当地在原址基础上将其复建,重现了梁思成眼中类似天安门、尤胜凯旋门的面貌,连同南面原址复建的小巧的关帝庙,共同构成正定古城的新地标。古代阳和楼下商业娱乐业发达,如今这里也经常上演戏曲,从东侧门进入到室内可以乘电梯上楼,二楼是一个茶馆,有一个戏台,可以免费听戏。阳和楼也是古城的一个文化地标。

(来源:河北旅游杂志)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