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会客厅,刘炳辉(左一)在图书角进行阅读分享。河北日报记者刘光昱摄
新闻回放: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雄安新区考察。总书记来到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食堂,同社区工作人员、现场办事群众、就餐的社区老人等亲切交流,仔细查看民情台账,对社区开展的便民养老服务等表示肯定。
我的家乡雄安新区既是一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发展之城,也是一座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最近身边的喜事可真不少,社区食堂、养老驿站、便民服务站就建在家门口,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我最开心的事,就是把外孙从唐山接到雄安上小学了,出了小区门口左转步行两分钟就能到学校。
看到眼前的幸福,我时常想起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南文营社区时的温暖情景。当时,总书记说:“建设好雄安新区,重要的是衔接好安居和乐业,让群众住得稳、过得安、有奔头。”总书记一直牵挂着我们回迁群众,让我们很感动。
2021年回迁前,我家住在安新县大王镇于庄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刚开始我也不乐意搬,舍不得自己的院子。后来,我搬进了南文营社区,慢慢爱上了这个新家。站在楼房的阳台上,开窗就能看见绿,小区就像一个大花园。
搬进新楼时,几乎是拎包入住。灶具、淋浴什么都有,买水、买电、买燃气,只要上网就能办。过去在农村烧土暖气,又脏还不暖和,现在都是集中供热,在屋里穿件单衣就过冬了!
我的生活很充实,到社区图书角看看书,到文营书社写写字,和老伙伴儿们到养老驿站下下棋、打打球,不想做饭了就到社区食堂,刷个脸就能吃饭。
5分钟送孩子到幼儿园,10分钟到菜市场、小学,15分钟到医院、中学……雄安新区在规划里为百姓描画的蓝图正在变成现实。生活在“15分钟生活圈”里,我们的社区就是一个幸福的新样板。(河北日报记者 解丽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