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铃薯收获机的智能化方面还存在短板,希望专家给支支招儿。”近日,围场华然机械制造企业向燕山大学求助,燕山大学驻围场银窝沟乡银里村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迅速通过学校组织部联系到该校机械工程学院专家赶赴企业现场调研。通过实地调研,机械工程学院确定了技术帮扶方向,并组织研究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目前第一代马铃薯收获机的试制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将在7—8月份投入使用。
图为调研现场。燕山大学供图
这是燕山大学支持驻围场银窝沟乡银里村、马连道村、来太沟村3支工作队“立足农村、面向乡镇、服务围场”的一个缩影。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开展墙绘创作。燕山大学供图
今年4月中旬,应银里村工作队邀请,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派出4名研究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驻扎银里村义务开展墙绘创作,学生们每天早出晚归,利用20天时间,为银里村打造了一处具有新时代气息的艺术乡村景观,不仅丰富了村庄的文化内涵,更为村民带来了高品位的文化享受。
“孩子们画得真漂亮,把我们的村子打扮得太美了!”村民们啧啧称赞。
“作为围场现代化场景打造的实践点,我们要在环境美化和乡土文化提升上做文章,这些精彩的墙绘是支撑‘七彩银里’研学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燕山大学驻银里村第一书记杨健民表示。
去年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旅游系党支部、会计系党支部和电子商务系党支部分别与银窝沟乡银里村、马连道村、来太沟村党支部开展支部共建。为将共建成果落到实处,旅游系党支部积极筹划开展“双城记”行动——将于暑期邀请乡村学子到秦皇岛研学、体验,“见大海 见大学 见大师”;会计系党支部计划组织10余名师生到马连道村开展暑期支教活动;电子商务系党支部则为来太沟村燕大协同振兴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升级改造。
到了高考季,向燕山大学驻马连道村第一书记王鹏咨询高考志愿填报的电话就多了起来,凭借多年扎根本科招生岗位的工作经验,去年他义务为围场一中、卉原中学等学生开展了五场高考志愿填报讲座,惠及数百人。“今年我将继续开展义务讲座,为更多的考生服务。”王鹏说。
目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正在计划组织党员赴银窝沟乡开展办公信息化培训、硬件升级等帮扶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传递党的声音,多次组织专家到村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助力来太沟村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参与组织第五批道德模范人物评选表彰,树立道德榜样,弘扬榜样力量;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依据学科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利用专业设备,积极为银里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个性化建议,同时开展土壤、水质分析,对农作物生长期进行动态检测;校团委计划通过创意手工坊、社会实践训练营等形式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参与乡村振兴;建工学院举行乡村振兴主题手绘作品展,为围场满蒙文化村落建设开展前期论证、设计工作;产业集团党委参与振兴品牌注册、重新设计、申请乡村振兴相关书籍书号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建新功已成为各学院的共识。(通讯员蔡常山 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