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河北7个教师团队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利)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河北省7所高校的7个教师团队入选,入选教师团队数量较第一批有了大幅增加。至此,河北省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达11个。

黄大年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自2017年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全国共有两批共401个教师团队入选。

河北省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团队分别为: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教师团队(负责人李英杰)、河北医科大学骨科学专业教师团队(负责人张英泽)、河北师范大学生态学教师团队(负责人刘敬泽)、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团队(负责人王伟)、燕山大学现代流控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教师团队 (负责人赵丁选)、河北经贸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负责人柴艳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模式识别应用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韩提文)。

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教师团队负责人李英杰。

河北地质大学地质学教师团队以李英杰教授为带头人,负责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地质学)和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重点支持学科“地质学学科”建设,均为国家级、省级名师或国家级一流专业/课程负责人。近年来,团队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2人被评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河北省模范教师、1人被评为河北省师德标兵、2人被评为河北省“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人物”;先后获得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沉积岩岩石学》获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团队教师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基础地质科研重点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河北省重点项目多项,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发表EPSL、GR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科研论文50多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团队负责人李英杰教授,先后主持了3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区调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蛇绿岩专题填图项目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蛇绿岩研究工作,围绕中亚造山带东段古亚洲洋早期演化过程及其初始俯冲机制研究等关键科学问题,坚持在内蒙古中部开展SSZ型蛇绿岩和洋内初始弧的系统野外追索、识别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原创性成果,获得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与好评。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1篇,其中包括国际知名刊物《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Gondwana Research》等10余篇SCI收录论文。

河北医科大学骨科学专业教师团队负责人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骨科学专业教师团队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主编教材和专著1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449篇,其中SCI论文267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5项,承担省级课题9项;团队成员获院士、“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34项。带领学生获技能竞赛省级奖励2项,培养的毕业生多数成为所在单位技术骨干,20余人次获“省管优秀专家”等省厅级荣誉称号;所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获国家奖学金23人次,校级优秀毕业生和奖学金156人次,获河北省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省级荣誉称号5人,承担省级博士创新资助项目7项。

河北师范大学生态学教师团队负责人刘敬泽。

河北师范大学生态学教师团队注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开展了一流的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工作。团队成员以黄大年为榜样,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潜心科研、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建成“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党的十八大以来,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4项,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122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等8项;在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以及河北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团队坚持科教融合,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先导,以重大工程需求为牵引,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通过集体努力,土木工程2016年被河北省列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7年土木工程专业第四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 B+,助力我校工程科学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团队在师德师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所在集体先后获河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样板支部、河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部级荣誉称号,团队中涌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国家级教书育人楷模2人次,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省级师德师风模范典型6人次,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河北省高端人才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荣誉称号30余人次。

燕山大学现代流控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教师团队负责人赵丁选。

燕山大学现代流控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教师团队一直弘扬与践行黄大年团队精神,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团队创建了责任导师制,深化教学思政理念,成立教育助学基金,“选树育苗”,引领师生德育发展。团队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团队带领的学生党支部成功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多名学生获“河北省新时代‘冀青之星’优秀青年”。团队成员获得“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河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河北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4项,获“河北省高校党建工作课题一等奖”1项、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案例一等奖1项。团队现已形成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省“巨人计划”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等为首的年长教师,以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机械工业先进科技工作者、“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等组成的中年骨干,以国家青年托举人才、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机械领域青年学术英才、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带领的青年才俊组成的活力四射和积极向上的教师梯队,传帮带作用显著。

河北经贸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负责人柴艳萍(前排右一)。

河北经贸大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承担着学校本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河北省“双一流”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河北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等。这是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始终坚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团队,有的教授思政课教龄长达40年,多位长达30年。现有教师1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7人,博士14人。团队教师坚持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要求自己,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争做“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未来,该团队将发挥一流学科、重点学科的优势,依托河北省新型智库“道德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河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伦理与社会治理中心”、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河北经贸大学研究中心等基地平台,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经贸智慧和经贸力量。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模式识别应用技术教师团队负责人韩提文。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模式识别应用技术教师团队近年来承担了国家级教学项目1项,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5项,取得了系列创造性的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思政教改研究成果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8门。团队坚持校企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将企业生产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引入课堂。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建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出版系列教材20余部,其中6部入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