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微视频丨一个人 一座山 32年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赵杰

老段,今年71岁,一身橘黄色的工作服,在山中落叶铺成的小路上步履轻快,用树皮般粗糙的大手拍了拍一棵高大的落叶松树干,“我小学四年级跟着父辈们种这些树的时候,树苗还不到1米高,现在都碗口粗了,我也老了……”

老段名叫段金龙,是保定市阜平县东风林场神仙山林区的护林员,已经在神仙山坚守了30余年,事故发生率为零。2020年9月,段金龙获全国最美护林员称号。

生在大山里,长在大山里,老段也深爱着这片大山。1990年,热心护林的段金龙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在这一年,老段成了林场聘用的专职护林员。

一个人守护3000多亩山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山上不能随便生火,老段多年来已经养成了喝冷水的习惯,“过年的饺子汤都喝凉的”。山里没有路,但老段每天巡山要走20公里以上,30多年来,老段巡山穿坏的胶鞋都有300多双。

护林员没有节假日,只有在没米没盐或家里有事的时候才能下山,至少也要10天左右一次,上山时要背上够吃半个月的米、咸菜、土豆。“山顶没有水,得去半山腰背水,一桶水50斤,来回10里地。”老段说得轻松,对他来说,好像这点苦根本不算啥。

确实如此,护林的艰苦只有老段自己知道。海拔1869米的神仙山,冬季大雪封山是常态。2018年10月份,突然下了一场大雪,老段被困在山上。等他巡完山回到小屋才发现,就剩下一小把挂面。“没法子,只能早晚喝点盐水,中午煮一点挂面垫垫。”那次之后,老段每回下山都会多带些吃的,防止挨饿。有时候雪大没法去背水,老段只能化雪做饭,煮出来的粥都是黑的。

每年10月1日至次年5月底,老段都需要驻扎在山顶,负责设备安全,瞭望周边林场。主峰峰顶上一间10多平方米的石头小屋就是老段的住处。

除了巡山护林,老段还要给市、县林业部门随时报告火情,“不巡山的时候,差不多隔半小时就要瞭望一次,看看是否有哪里冒烟,连大年初一也不例外”。

虽说老段长期离家但是家人都很理解他,儿女都曾利用假期随父亲上山值班。尤其有个头疼脑热实在坚持不住了,妻子也会帮老段继续护林。“这些年最亏欠的就是老伴。”老段说最苦的是山下的老伴,干农活、养孩子、还要惦记山上的他。去年五月老伴生病做了开颅手术,现在还瘫痪在床,全靠女儿一个人照顾。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山民,上学不多的老段也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朴素道理。30多年的护林生涯,1万多个如履薄冰的日夜,一路走来,汗水无数、风雨无数、坎坷无数、欣喜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