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
“千年文脉・活力运河”
大运河河北段文物保护利用成果
媒体采风活动启动
跟着记者的镜头
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大名古城City Walk
在青砖黛瓦间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大名府故城遗址博物馆故城沙盘展示区,展示大名府旧貌。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崔玉洁摄
在大名府故城遗址博物馆
一起沉浸式体验大名府的繁华
博物馆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设有史籍中的大名府展示区
故城沙盘展示区
多媒体互动体验区等六大区域
在这里
你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
亲眼见证
北宋时期大名府的繁华
大名府故城考古工作项目负责人任雪岩在考古复原展示区讲解大名府故城发掘过程。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崔玉洁摄
大名府故城考古工作项目负责人任雪岩介绍
大名府故城遗址外城、内城、宫城三大主体框架的边界
城门大体位置
此外新发现城内多条纵横的道路
复杂的河道遗迹
故城虽已不复往昔
但在这片遗址上建成的人文街区
却巧妙地将历史与现代连接起来
大名石刻博物馆。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崔玉洁摄
沿着街区漫步
不远处就是大名石刻博物馆
博物馆内分为西部长乐园
中区“五礼记碑”亭
东区文学交流中心三个区域
漫步在松柏掩映的廊亭之间
历朝历代的石碑点缀其中
仿佛在进行一场古今对话。
五礼记碑。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崔玉洁摄
中国最大的古碑
五礼记碑
这块被誉为“中国碑王”的巨碑
静静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何弘敬墓志铭。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崔玉洁摄
何弘敬墓志铭
是国家一级馆藏文物
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其精美的雕刻技艺也令人叹为观止
大名府明清城墙端智门。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崔玉洁摄
City Walk的最后一站
大名府明清城墙
这段始建于明建文三年(1401年)的城墙
见证了明清时期大名府的繁荣与变迁
游客在城墙上漫步。 河北日报记者刘萍摄
黄昏时分是游览城墙的黄金时间
夕阳余晖洒在古老的城砖上
城墙的影子被拉得很长
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大名网红打卡地——弘敬阁。 河北日报记者刘萍摄
(图文、视频报道:河北日报记者刘萍 见习记者崔玉洁 )
编辑: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