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青年夜校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微视频 | 聆听大名府故城的“地下”故事

为生动展现近年我省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丰硕成果,10月14日,由河北省文物局主办的“千年文脉·活力运河”大运河河北段媒体采风活动启动。

运河通,城市兴。

在燕赵大地南端,大名府因运河而兴。北宋初年(公元1042年),为抵御外敌,构筑北方防线,宋仁宗采纳建议,把大名升格为陪都,建制规模不逊于当时的汴京开封。

公元1401年(明建文三年),漳河卫河齐发大水,水位高于大名府城墙,淤泥一丈余深,使得这座城池圮于洪水,至今深埋于地下。

近年考古发现显示,该遗址城廊较明显,宫殿区内坑壁上有内涵丰富的文化层,已初步确定外城、内城、宫城三大框架,宫城位于内城中心,形成“回”字形环套格局。

2024年底,大名府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被评定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大名和运河的相伴相生,续写着新的辉煌。

文字、视频编辑: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